AAFCO标准下犬猫营养需求解析及宠物饲料开发探讨
日期: 2025-07-07 13:56:22|点击: 80|分享到:
AAFCO犬猫营养需求

美国AAFCO制定的犬猫营养需要与NRC的标准不同,NRC是动物的最低营养需求,即维持生存的营养需求,而AAFCO关于犬猫营养需求是按犬猫的最适生长来制定的。犬猫营养需要的几点说明:

  • (粗)脂肪需要量不是犬猫的真正脂类需要量,而是通过脂类作为必需脂肪酸(EFA)、脂溶性维生素载体、提高适口性及增加日粮浓度的角度换算而得到的估计数据。

  • 磷酸是产生酸性尿以减少金属元素中毒的酸化剂之一,而且日粮钾必须调整到可增加尿酸度以减少低钾血的水平。

  • 镁在犬猫日粮,特别是猫粮中的添加量较大,若猫尿的平均pH值不低于6.4,当日粮中镁含量上升时,就很可能发生镁中毒的危险。

  • 在犬猫日粮的生产过程中,90%的硫胺素(VB1)可能被高温所破坏,在设计配方时,必须考虑到在日粮配制完成后VB1的含量仍然可以满足犬猫对VB1的生长所需。

  • 猫对VE的缺乏非常敏感,低含量的VE可能导致其肌肉营养不良。犬猫日粮中含有大量不饱和脂肪酸(UFA),因此VE的需要量较大。专家建议VE在30 IU/kg添加量的基础上,每添加1g鱼油要相应添加10 IU/kgVE。当然,这种需要与日粮中Se的水平和其他抗氧化剂的含量息息相关。在许多谷物胚芽中含有大量的VE,因而粉碎后准备制成宠物犬猫日粮的谷物必须妥善保存,如加入抗氧化剂乙氧基喹啉,以保护其中的VE和防止霉菌的生长,因为氧化后的VE失去作为维生素和抗氧化剂的功效。

  • 另外,在猫粮中还要添加较多的牛磺酸,在挤压膨化的猫粮中添加量为0.1g/kg,而在罐装日粮中的添加量要加倍,达到0.2g/kg。Hayes(1988)研究认为牛磺酸的缺乏会使猫的神经组织成熟减缓并发生退化,这在眼球视网膜表现得尤为突出。其他与牛磺酸缺乏导致的机体组织变化包括听力减弱、白血球数减少、肾成长不充分和心肌扩大等。

  • 维生素是维持正常生理活动所必需的,猫自身能合成VK、VD、VC、VB12等,但除了VK、VC的自身合成量能够满足机体的最佳生长需要外,其他几种维生素都需要额外添加。VA对猫的视力特别重要,它通过血液运输到机体各部分组织,如有剩余则贮存在肝脏和脂肪组织中,不从肾脏排出,因而摄入过多会中毒。

  • AAFCO所制定的犬猫营养需要只是一个大概的标准,在犬猫的不同生长阶段还有一些细微的差别。如对于一只3.5kg的孕猫,日摄食能量1456.4kJ即可满足需要;而一只2.5kg重的妊娠猫,日摄能量要2512kJ才可满足需要。若母猫在怀孕和妊娠阶段蛋白质摄食不足,则会产生诸如幼猫在遇刺激时的情绪增加等症状。

  • 狗是以肉食为主的杂食性动物,由于狗活动量大,通常体形比猫大,新陈代谢旺盛,所以其营养需要要比猫大,狗能合成VC,不能消化纤维素。不同品种、不同年龄、不同生理阶段的猫和狗,其营养需求和食性特点略有差异。

 

宠物饲料开发问题探讨
2.1 宠物饲料开发流程

  • 策划:

公司根据发展规划、市场调研、宠物营养需求和生产加工工艺,策划开发宠物食品新品。

  • 研发要求:

感官特性:包括气味、口味、质地和外观特性等;

营养指标、卫生指标;

设备及加工工艺要求;

环保及对环境的污染要求;

保质期限要求;

备案标准、标签及成品出厂质量检验指标;

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对其他指标的要求。

  • 研发试验:

创新性研制:根据市场需求制定产品研发项目进行配方研究、原料及添加剂准备进行工艺等参数的研究经过多次小试、中试到产品成型。每个环节都验证各种调整的因素不断改进以求研发最适合宠物需求的产品最后确定新产品的配方、外观、工艺参数、营养指标及卫生指标。

稳定性研制:在产品成型后上生产大试将试制的产品进行加速试考察产品在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的影响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产品的生产、包装、储存、运输条件和有效期的确定提供科学依据以确保上市产品安全有效。

饲喂试验:参考AAFCO的标准进行饲喂试验验证营养的全价性和均衡性。

适口性试验:采用双盆法测定本产品与其他产品的适口性差异。

严谨性评审:公司对开发的新品组织内部、外部测试评审收集汇总意见。根据意见对下步研发进行改进。

数据的处理:试验结束后研发技术部将所有试验记录整理入档统计并分析各指标数据撰写试验书面总结报告以便确定产品的全价性、安全性及适口性。

2.1 脂肪添加问题

脂肪被大量应用于宠物饲料中,因为它可以提供大量的能量(9kcal/g),提高适口性并有高达95~98%的消化率。低脂日粮可导致犬猫脱皮,皮肤和毛发粗糙。Lands(1993)认为一定量的n-3和n-6系列脂肪酸是幼年犬猫生长所必需。

但是由于脂肪的氧化可能产生大量的问题。大量硫酸盐和硝酸盐形式的铜、锌、铁和其它金属有强烈的促氧化作用,增加过氧化水平。Whipple(1932)将脂肪已氧化的日粮喂狗,导致狗掉毛,皮肤溃疡直至死亡。脂肪发生过氧化反应后,会破坏脂溶性维生素和降低蛋白质的可消化性。食用过氧化食物的宠物可表现明显的病理症状,包括渗出性素质、脂肪痢、动脉硬化和掉毛等。

为了防止或减缓宠物饲料的氧化和过氧化变质,延长饲料的贮藏期和增加其稳定性,常在饲料中添加抗氧化剂(添加量均小于0.02%)。

2.3 风味剂添加问题

目前,主要采用液体喷雾形式和干粉遍撒的形式将风味剂在宠物饲料中添加。这些水解液主要是以脂肪蛋白质为基质的酶合成。脂肪和蛋白质的来源主要为鱼类、未炼油的禽类、人类不需要的哺乳动物组织等,酶主要为通过发酵得来的糖酶、脂酶、蛋白酶等。糖酶和蛋白酶主要产生于枯草芽孢杆菌和米曲霉,黑曲霉主要产生脂酶。水解液若不经脱水,则常与磷酸、抑真菌剂、抗氧化剂一起以液体形式贮存,在饲料挤压膨化后以喷雾形式添加。

另外一些合成的和自然的风味剂也应用于宠物饲料中,这包括氨基酸,特别是赖氨酸,美国Texas大学还就赖氨酸作为宠物风味剂申请了专利。一些特殊的脂肪和不同来源的自然风味剂如姜、蒜及其油和它们的衍生物也开始有效利用了。但自然风味剂的质量控制较为困难,少量或过量即会引起宠物拒食,还可能由于代谢这些产物而产生不悦气味。
 

参考来源:郑宗林等《犬猫的营养需求及饲料开发问题探讨》
来源:宠物食品联盟
其它新闻